體能訓練專業(高中起點升本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培養目標🤼🤵🏼,同時培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科學和人文素養,系統掌握體能訓練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體能訓練、教學和科研能力,能夠在競技體育🛖、大眾健身🙍🏽♂️😊、特殊行業🖐🏽、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體能訓練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通過學習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一)掌握運動人體科學、教育學、競技體能和體適能訓練的基本理論👊,並能將所學知識用於解釋體能訓練領域的現象和問題🦹🏽♂️。
(二)掌握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靈敏訓練、柔韌性訓練🎰、平衡穩定訓練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夠應用體能訓練基本原理和方法判斷、分析和研究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並形成訓練方案。
(三)能夠恰當使用現代工具對體能訓練領域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處理,具有對運動員、普通人群等各類人群進行體能測試與評估👩👦、體能訓練計劃製定與實施的能力,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發生機製,具備對損傷進行防護和損傷處理的能力✡︎。
(四)了解體能訓練的理論前沿和國際體能科研發展動態,能夠使用書面和口頭表達方式與國內外業界同行、社會公眾就本專業領域現象和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
(五)具有組織管理、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意識🪇。
(六)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有創新創業能力及不斷學習與適應發展的能力。
(七)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熟悉體能訓練專業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能夠在體能訓練實踐活動中理解並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規範。
三🔖、主幹學科與主要課程
(一)主幹學科
體育學、教育學。
(二)主要課程
體育概論、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教育學🚴🏿♀️、動作結構與力量訓練、身體素質訓練方法、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體能測試與評估🤾🏼♂️、體能與營養恢復、體能康復訓練、體能專項訓練🉑、運動心理學、運動損傷與急救、運動醫務監督、體育統計方法等。
四、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畢業論文
五🦚、修業年限、教學安排與授予學位
(一)學製:五年🧛🏽♂️👆🏽。
(二)修業年限:5年--8年。
(三)教學安排
1.利用全日製學校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到函授站集中教學💀。
2.平時學生要完成規定的網絡學習、自學教材和習題作業等學習任務。
(四)授予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六、課程設置與學時分配
課程學時分配👵🏼😉、開課時間、進度及具體安排等見附表。
(一)公共課(8門📰🫖,102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44學時,23.5學分)
1.思想道德與法治(1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60學時👇,3學分)
本課程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實踐性於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其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學習本課程,有助於大學生領悟人生真諦🤾🏻,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新時代的忠誠愛國者和改革創新的生力軍😖;有助於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積極投身道德實踐,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有助於大學生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運行和體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進法治意識,養成法治思維🧩,更好地行使法律權利📬,履行法律義務,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加強廉潔修身𓀍,自覺抵製腐敗,從而具備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
2.中國近代史綱要(1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60學時,3學分)
本課程是高等院校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它通過系統闡述國史和國情🔵,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育👋🏼,揭示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本課程在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中處於指導地位𓀅,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思考和實踐🗂,在思想道德等方面應達到合格或優秀大學生的水平🧂。
3.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1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00學時🍦👒,5學分)
本課程是高等院校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本課程重點講授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60學時,3學分)
本課程是高等院校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1️⃣。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程學習👨🦱,力求使學生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從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要求學生掌握和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在實踐中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各種社會實際問題,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本質、社會發展動力和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正確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認識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5.形勢與政策 (56學時🦹🏼,理論教學40學時,2學分)
本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是一公共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基本任務是通過適時地進行形勢政策🟠、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基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及時了解和正確對待國內外重大時事,使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和適應能力。
形勢與政策課程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時效性、廣泛性特點。課程建設立足課堂宣講、校外實踐、網絡學習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實施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機製,為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大學生發揮獨特的作用。
6.英語(19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64學時⛱,4學分)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和一定的詞匯量🗾😣,能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具備英語自學和借助字典查閱資料的能力。
7.計算機實用技術(10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6學時,2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目前最流行的課件製作、系統工具的使用和網絡工具等常用工具軟件;課件製作主要介紹PowerPoint的使用;系統工具的使用主要介紹磁盤工具、系統維護工具🧙🏽♀️、系統安全的使用(包括殺毒工具)、壓縮工具的使用,使學生對系統維護和管理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網絡工具主要介紹文件上傳下載、OUTLOOK的使用。通過學習👩✈️,提高學生計算機實用技術的應用能力🫅。
8.教育學(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講授教育的本質👯♂️🦵🏼、教育目的、學校教育製度,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基本理論,教師的工作特點和要求等內容。為培養合格的體育教師初步奠定教育理論基礎🌩。
(二)專業理論課(23門,238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632學時,39學分)
1.體育概論(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及競技體育的關系,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課等基本理論知識🥖🙃;介紹學校體育的功能及發展史。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學校體育的概況,樹立現代體育教育理念🤽📥,為今後從事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工作打下基礎。
2.運動生理學(10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6學時,2學分)
主要講授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人體對運動適應及促進功能發展的規律。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人體的機能和運動時人體機能變化的規律👩👧👧,具備用生理學知識分析體育教學與訓練手段的能力。
3.運動解剖學(10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6學時,2學分)
講授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基本形態、結構☝🏼、生長發育和主要功能及形態和機能的關系。重點講授運動系統與體育鍛煉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形態、結構和主要功能,了解體育鍛煉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和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分析動作技術的解剖學基礎知識🦟。
4.運動生物力學(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解剖學及力學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掌握體育運動中技術動作的分析方法與應用。本課程主要講授人體運動的運動學、人體運動的動力學、人體運動的轉動力學、體育運動中的流體力學、人體骨骼及肌肉的生物力學特性、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運動生物力學的基礎理論、評價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基本研究方法及測試方法、掌握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技能,培養學生運用生物力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運動生物化學(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糖、脂、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和酶的生物化學;運動時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運動與糖🤏🏿、脂、蛋白質代謝,運動能力的生物化學、體育鍛煉的生物化學、運動員身體機能的生物化學評定🧑🏽🔬、興奮劑與體育、兒童少年及女子的運動生物化學💂🏻♀️、老年人的運動生物化學基礎知識。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運動鍛煉中運動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掌握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的本質和一定的實驗操作技能,了解興奮劑對體育鍛煉的危害;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運動生物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6.運動心理學(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1️⃣,2學分)
主要講授普通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感覺、思維、記憶、註意、意誌💝👩🏻🦼、個性、青少年學生心理特點、體育教學和競賽中的心理問題🧎♀️♜。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兒童和青少年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特別是體育活動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
7.運動損傷與急救(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6學時,1學分)
主要講授運動損傷的理論🫰🏻、運動損傷發生的特點及規律、運動損傷的急救技術及處理原則。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常見損傷的概念👩🏼🔬、診斷、處理及預防的原則,並能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應用🦕。
8.動作結構與力量訓練(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6學時,1學分)
本課程以人體的結構為基礎,重點介紹常見體育動作的結構特征和分析方法、力量訓練的形態學依據和常見力量訓練方法的分析,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專項進行科學訓練和製訂力量訓練計劃等🂠。
9.身體素質訓練方法(72學時𓀏,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本課程主要介紹發展一般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協調、柔韌)和專項身體素質的基本理論🚁、訓練的方法🤸♀️、手段。通過教學使學生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了解身體素質的生理學機製,掌握發展身體素質的基本練習方法,提高科學訓練水平。
10.運動醫務監督(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醫務監督的理論、方法,常見運動性傷病的發病原因🪀、主要征象、急救處理👩🏽🎓、預防原則及女子體育衛生的特點👳🏿♀️、要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運動員體格檢查、機能評定的方法,了解運動醫務監督的常用指標及各項目醫務監督的特點和工作重點,為開展醫務監督工作奠定基礎🤾🏽。
11.體育統計方法(7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24學時🪕,1.5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統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正態分布的理論及其在體育實踐中的應用、體育評分方法、參數估計等。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中加以應用😖,提高研究質量♟。
12.體育運動項目概要(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6學時,1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籃球、排球👨🏻🦲、足球、體操🪲、田徑🔆、網球🧘🏿♂️、體操、羽毛球、乒乓球👩🔧、遊泳等體育運動項目的歷史、技術和規則演進及進行體育教學時應註意的問題、國際國內組織概況、著名人物、重大賽事等內容👨🏽🦲,使學生較全面深入地掌握重點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知識和教學中應註意的問題😕,為今後更好的從事體育工作奠定理論基礎👩🦯➡️。
13.運動技能學(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6學時😐⚙️,1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運動技能的概論🥓、分類👮🏿♂️、形成,動機和運動技能形式的關系,反饋在形成運動技能中的作用🏖,反饋的種類與機能,反饋與體育教學和訓練的關系,運動技能的示範與演示🧖🏻♂️🧙♂️,運動技能的研究方法等。
14.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本課程緊密結合中外體能訓練教學實踐↖️,主要講授、分析、學習體育教學系統的構成特點、體育教學過程的規律與原則、體育教學目標、方法、手段⬛️、評價🏒、體育課程🙂↕️、教材📼、體育教學模式以及現代社會與體能訓練中的熱點問題。通過學習和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夠製定不同類型的教學文件,講授各種類型的體育課🔌👩🏫。
15.體能測試與評估(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通過體能測試與評估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測試、數據分析和診斷的基本原理。完成本課程理論和實操學習後,學生應掌握運動損傷危險因素👨🚀、力量、速度、功率👱🏼♀️🩰、靈敏🎼🙍🏼、耐力、平衡-穩定🫱🏿、身體成分的評估方法,以及測試的註意事項👏🏻、測試數據的處理分析⇒。
16.體能與營養恢復(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本課程密切結合競技體育不同專項特點🤷♀️,介紹運動性疲勞產生的特點🈂️👨🏽🔧,並且密切結合運動性疲勞的發生特點🌾,講授運動營養促進身體機能恢復以及運動性疲勞消除的機製,同時介紹通過合理的運動營養如何提高運動訓練效果。通過教學使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17.體能康復訓練(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體能康復訓練學是體能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現代競技體育對運動損傷預防與康復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體能康復訓練的在體能訓練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升👱🏼。本課程主要介紹體能康復訓練常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方法。本課程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體能康復訓練概述、姿勢評估、靈活性訓練、平衡與穩定性訓練、漸進性功能性訓練、矯正性訓練等內容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術🚶♀️➡️。
18.體能專項訓練實踐(38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網球🧖🏿♂️🖌、籃球、羽毛球🎃、足球等項目的體能訓練特點以及發展趨勢,掌握一定的專項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為今後從事各項目體能訓練與教學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課程包括各項目的簡介、體能測試與評估🔪、常用熱身與放松、專項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速度靈敏訓練、常見損傷與康復、訓練計劃的製定8個模塊。在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的組織以實踐學習為主🦹🏽♀️,將理論知識寓於實踐教學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19.健身健美(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健身健美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初步掌握身體各主要部位肌肉訓練技術和健身健美訓練計劃製定🧏♂️。通過練習👨🏻, 增強學生的基礎體能水平,改善體型體態。通過保護和幫助,培養學敢於挑戰、樂於助人🧼、團結協作的精神。修完本課程,初步掌握健身健美科學鍛煉方法,具備一定的健身訓練指導能力👩❤️👩。
20.田徑(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主要講授田徑運動概述🫂💟、技術原理👩🏼🎤✊🏻、教學訓練、組織競賽、裁判法、場地等理論,傳授跑👩🏼🚒、跳🫅、投中的重點教學項目的基本技術和教學方法𓀊。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學校田徑運動教學、訓練😱、競賽、組織裁判的主要方法🪽,基本了解田徑運動主要場地的保養、維修等內容✊🏼。
21.足球(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主要講授足球運動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戰術、規則、裁判法🥗、競賽組織與編排方法以及比賽的指導工作等🩳。傳授主要技術、戰術配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術和戰術的教學方法,具備勝任學校足球教學與組織課外鍛煉的能力。
22.健美操(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本課程講授1—2套健美操,使學生初步了解健美操運動的基礎知識,學習並基本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術和創編動作的基本技能與方法🌎🚷,並具備進行健美操教學的能力🖕🏿。
23.科研與畢業論文(29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2學分)
本課程主要講授體育科學研究的目的🪱🧔🏽、任務、範疇𓀊👊🏽、程序和基本研究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基本理論𓀑、專業理論,在教師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以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提高獨立鉆研體育科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學時分配
本計劃總學時數為3400學時,其中理論教學1076學時(其中公共課444學時🧙,專業課632學時)👨🏻🌾;實踐教學和自學作業2324學時。總學分數共計62.5學分。
八、教學環節
學生以業余自學指定的教材為主✦,同時采取集中理論教學、輔導📠🏊♀️、答疑和按時完成作業等形式進行教學🍰。
(一)自學
自學是函授(業余)教學的基本形式,指導學生自學是函授(業余)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應根據教學計劃、大綱和進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學🧛🏽♀️。
(二)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是進行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傳授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充分備課,並根據學生的水平和需要,系統地講授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科的新發展、新動態,不要簡單地重復教材的內容🧕👼,要使學生明確學習重點,並對學生的自學進行指導📅。
(三)輔導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學進度進行輔導,著重輔導學習的重點、難點🧏🏻♂️🔐,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並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和加深所學的知識。
(四)答疑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有疑難問題而自己又不能解決時🔛,可通過信函或在理論教學輔導時求教任課教師解答。
(五)作業
作業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教師布置的作業要有一定的題量,覆蓋面要寬。學生必須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方能參加考試👇🏻。不交作業或作業不合格者不評定該科的總成績。
九、課程考核及學分認定
考核是督促學生全面🪝、系統地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評定學生成績🧑🏼⚕️,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各門課程必須按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內容進行考核🧑🏼💻,根據實際情況和課程需要,采用開卷🧗🏿、閉卷👩🏿💻、作業或口試等形式,考核成績及格者準予畢業。每門課程的考核成績按百分製評定。考核時數包括在輔導時數內🧜♂️。
部分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內容有密切關聯,學習這些課程有助於學生申請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遊泳救生員🧜🏼♀️、營養師⏱、教練員崗位證書等資格證書🏊🏼。若已接受過課表中類似課程的培訓且成績合格🫳🏼,可申請相應課程學分認定免修課程。如已接受運動營養師課程培訓,提交相關證書、成績單等證明,通過學分銀行進行學分認定💸📠,申請“運動營養學”“體能與營養恢復”課程免修。
評分比例:
學科:自學作業成績占30%🧘🏻,考試成績占60%🛋,平時出勤占10%。
術科👌🏼:自學作業成績占30%🤟🏻,能力評定成績占30%,理論考試成績占30%🫴🏻,平時出勤占10%。
十、畢業要求
本專業最低學習年限不少於五年❣️,最高學習年限不多於八年🍽,最低畢業學時數3400學時,62.5學分,各門課程考核合格。學位申請規則是:1.全部課程平均成績76分及以上;2.學位論文成績良好及以上;3.通過學士學位英語考試標準。
十一、報考條件及招生範圍
(一)報考條件
報考高起本科的考生應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或同等學力。符合免試條件的報考者可以申請免試𓀎。
(二)參加方式
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地點、報名方式😘、學校代碼及詳細報名辦法請按各省👰🏻♂️、自治區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招生辦法和相關規定執行)。
(三)招生區域範圍
業余生:校本部。
十二、說明
(一)本計劃是參照我校全日製教學計劃,結合函授(業余)教育實際和保證畢業生達到相當於高等學校全日製同專業同層次畢業生水平的要求而製定的。
(二)論文是學生完成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學生畢業前🤰,須在任課教師指導下🏘,每人獨立完成一篇畢業論文並經過學位委員會評審。
(三)學生在校期間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學習成績平均分達到優良,通過成人本科學士學位英語統一考試者👩🏻⚖️,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